客家围屋

 科普小知识 | 第十期


背景

从西晋末年到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运动,客家人经历了上千年的迁徙历程。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,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。其中客家建筑在中国古代民居当中独树一帜,与北京四合院、陕西窑洞、广西杆栏式、云南的一颗印,并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。

分类

客家建筑按照外形分为方形、圆形和半圆形。在江西,客家民居大多是方形的,而福建的客家民居以圆形的最为突出,广东一带的客家民居大部分是半圆形的围龙屋。

功能

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,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,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,根据当地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的特点建造围屋,主体结构多为“一进三厅两厢一围”,上百户本族人同住在一个空间当中,共用一个天井,形成一个自给自足、自得其乐的小社会群体。

著名围屋

鹤湖新居、大万世居、满堂围、东升围、苏家围、关西新围等。